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我校青年教师与支部书记赴云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边陲改革换新颜――

我校青年教师与支部书记云南社会实践活动纪行

  

(来源:校新闻网)2014118日至23日,我校教师一行22人,走进西南边陲要地――云南省景洪市、勐腊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处共同组织,以青年教师和各学院支部书记为参与主体,依托我校对口支援勐腊县五年计划项目开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和交流,老师们了解了当地教育和边贸经济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座谈会、培训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调研景洪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实践团一行走访了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并与学院领导及部分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景洪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情况。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景洪市唯一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孔广学副院长从历史沿革、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特色、留学教育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学院的情况。张艳华主任和袁杰主任介绍了自己负责的工作,依坚丙副教授从小语种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对外贸易发展对小语种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校人力资源处郭敏处长介绍了我校实践团一行的目的,希望能够在了解职业学院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当地的教育教学援助;组织部黄捷部长介绍了我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和经验,认为我校可利用优势教育资源帮助推进沿边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宣传部部长张小锋教授建议沿边旅游城市应注重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文化品牌建设,扩大城市自身的影响力。经贸学院白树强教授建议职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有国际视野,及时把握沿边贸易发展和大湄公河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实践团成员姚莉萍教授、郭晓凌副教授、张红教授、赵星秋副教授、外语学院刘金兰书记等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职业教育发展、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沿边内陆贸易发展等问题,与当地教师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结束后,举行我校向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捐赠图书资料仪式。

 

调研磨憨口岸经贸发展情况

磨憨经济开发区位于勐腊县,是云南省与中南半岛连接的交通枢纽。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和讲解下,了解了磨憨口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观看了磨憨经济开发区的宣传短片和三维地图。当现代声讯设备把充满朝气、积极开拓的磨憨经济开发区形象地展现出来时,实践团成员无不由衷赞叹西南边贸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成就。

实践团参观了磨憨口岸联检大楼,实地考察边贸口岸的通关情况,看到一辆辆货车、客车有序通关,了解到办理通关手续快捷方便,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我国边贸口岸务实高效的工作风格。实践团一行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顺利出关,在中国-老挝两国联检大楼的中间地带,参观了中国-老挝29号界碑。通过现场参观和学习,实践团领略了界碑的庄严和国界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增强了爱国意识。

通过交流、参观,实践团一行了解了磨憨口岸相关情况,感受了沿边口岸繁荣发展的新气象,也为我校教师开展教学搜集了形象生动的案例。 

 

开展对口交流与培训

经在勐腊县挂职的我校科研处副处长张瑞老师安排,实践团成员按专业背景和工作职能不同分为六组,分别与县委、县政府各机关和企业做了交流。

组织部黄捷部长、外语学院刘金兰书记等与勐腊县组织部门进行座谈。双方围绕基层组织工作开展、挂职干部选派、干部交流培训等问题作了交流;宣传部部长张小锋教授、国际关系学院赵鸿雁副教授等与勐腊县文宣部门座谈。两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谈了当地文宣工作应注重的方面,认为只有新颖独到的宣传工作,才能为当地的旅游业竖起口碑;人力资源处郭敏处长、经贸学院白树强教授、保险学院孙守纪老师、信息学院赵星秋副教授等与勐腊县发改局、商务局、统计局的领导同志举行了座谈。

外语学院姚莉萍教授、商学院郭晓凌副教授、张磊楠老师为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做了题为“如何做好企业经营与产品营销”的主题培训,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立足勐腊县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展开分析,并就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风险控制、物流、人才等多个方面与当地的企业家作了交流;文艺中心杨娇丽老师为勐腊县各机关部门及乡镇妇女干部作了题为“做一个懂心理学的幸福女人”的讲座,并现场回答了女干部的提问,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讲座之后,杨娇丽老师和公共管理学院张红教授还对当地一位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女性现场做了心理疏导;中文学院王明辉副教授、网教中心杨树春老师为勐腊县四大班子办公室人员开展了公文写作、PPT制作、网络故障处理相关内容的培训。

 

调研瑶族乡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勐腊县聚居的少数民族非常多,共有2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中占全县总人口的72%。其中瑶区瑶族乡是全州唯一一个瑶族自治乡,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办学条件较差,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

当地的乡镇领导和学校校长向实践团一行介绍了瑶族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现场了解了中心小学、瑶族乡中学的办学条件。相比过去,瑶族乡的基础教育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办学资金不足,当地小学多年无体育老师,体育设备缺乏,体育课很难有效开展。经实践团成员协商,决定将为该校捐赠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使当地学校的体育课尽快有效开展起来。

青年教师和党支部书记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滇西地区经济社会情况和教育发展水平,在实践中体察国情地情民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坚定了服务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实践团成员对边境贸易、教育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认清自身的社会责任;实践团与当地的对口交流和业务培训,将更好更新的知识带给边疆地区,推进了学校与地方的沟通交流。本次活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相关要求,活动过程中以节俭和务实为原则,行程紧凑,效果突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接地气,也让边贸地区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