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党建工作

我校教师赴山西武乡八路军抗战纪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教师赴山西武乡八路军抗战纪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校新闻网2017630日至72日,我校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处和工会联合组织29名教师、2名学生记者赴我校社会实践基地——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抗日战争纪念地,开展以“弘扬抗战精神,永葆革命青春”为主题的社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观八路纪念馆,悟铮铮铁骨魂

630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纪念馆于1988年开馆,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是全国唯一一座反映八路军全面抗战八年史诗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全国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田悦慧的带领下,大家参观八个展厅的六个部分。展厅内展物丰富,讲解员感情充沛,许多人听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

 

参观结束,实践团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向为抗战作出卓越贡献的八路军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坚定自己身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当晚,实践团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演出分为“太行血”“太行魂”“太行情”“太行泪”“太行剑”五个部分。配合着山西民歌和各种先进设备,演出生动反映了太行百姓与八路军战士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感人历史。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攀登巍峨板山,重温峥嵘岁月

71日是党的生日,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实践团一行来到当年黄崖洞保卫战的主战场——板山,参观抗战遗址。板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上有数十座碉堡、交通壕、投弹所等工事。实践团通过攀登板山,感悟当年战争的艰难,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在返程中,教师们唱起《十送红军》、《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歌曲,以歌声庆祝党的生日。

 

下午,实践团前往武乡蟠龙镇砖壁村,参观砖壁八路军总部、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旧址,彭德怀、左权等著名革命将领曾经指挥作战的地方。伴随讲解员精彩细致的讲解,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实践团随后前往游击战体验园。体验园以朱德总司令提出的八路军十大游击战法为主题,利用机械、声、光、电等现代手段,逼真再现八路军与日寇斗争的历程。教师们亲身参与地雷战、追击战、围困战等,在这些富有挑战性的体验项目中,对八路军高超的游击智慧和战士们的作战勇气更加敬佩。

 

紧接着,实践团前往观看情景剧《反扫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鼓书”。《反扫荡》利用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当年八路军带领武乡抗日民众粉碎日军扫荡的场景,博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鼓书”用特色方言幽默诙谐地介绍武乡的红色历史和发展现状,增进教师们对红色武乡的了解。演出十分精彩,教师们不时传来掌声和笑声。

 

携太行山精神,续老区新篇章

72日上午,实践团就两天的心得体会进行分组交流。实践团中既有老教师,也有80后、90后的年轻教师;既有教学单位的教师,又有来自机关部门的教师。两天的学习教育实践让大家对八路军抗战的艰辛、军民的鱼水深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红色武乡的发展和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座谈会上,大家发言踊跃。法学院教师李莘在赞叹祖国壮美山河的同时,又反思在贫困的武乡,八路军与百姓的利益能达到高度一致的原因。教务处教师李丹说到动情之处流下激动的泪水,她痛心祖国高速发展的同时爱国情怀淡化的现状,并表达爱国要从自身做起的决心。审计处教师邓婧表示,作为一名出生于幸福年代的80后,对于抗战历史缺乏了解,而要对抗战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这种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并表示自己会为和平年代多做一份贡献。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杨国亮批判充斥荧屏的“抗日神剧”,他表示交锋必然会带来牺牲,抗战的艰苦卓绝和惨烈程度应该被正确认知。教务处教师黄健青则对“为什么历史人物会被黑”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这可能与思想领域的宣传和宣传方式有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传根提出,要对武乡等红色景点精准扶贫,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发展红色经济,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宏元表示,要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政基地的建设,推动武乡成为学生的学习基地,通过生动的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完成对学生的精神洗礼。国际商学院教师郝旭光认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兵民一体和义薄云天。他还对当今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反思,认为与日、美、俄等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相比,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容易打“悲情牌”,而弘扬民族自豪感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观看了影视蒙太奇体验剧《太行游击队》。体验剧将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结合,虚实转换与观众互动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亦真亦幻的奇特体验,也让实践团对于太行山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践团总领队、我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齐天翔已是第五次奔赴武乡学习,在活动开始前,他对实践团提出具体要求,希望教师们从自身做起,把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在心、落到实处;将此次活动所感所悟传递给同事;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教学,引导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